日期: 2011/1/18
主旨: 5C商機上陣 東協投資新亮點
內容:

工商時報【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東協從擁有豐沛軟性原物料到近六億人口內需市場,多元機會接連而起,吸引資金進駐,有如中國與印度崛起一般,表現不斷讓投資人驚喜。本期「內需資源雙峰會系列」特別鎖定東協5C商機所凝聚的驚人潛力,為投資人挖掘東協市場在內需、資源兩大主軸下投資機會。

根據摩根富林明投信統計,代表東協市場的MSCI東南亞指數自2006年9月成立以來,迄今51個月的月報酬,領先MSCI亞洲不含日本指數機率達64%,且從2009年來穩健沿季線向上。因此,儘管東協近期動能偏弱,但著眼東協區域長線堅實增長的特性,指數若遇回檔反是佈局良機。

JF東協基金經理人陳舍伶(Jenny Tan)表示,東協股市是後金融海嘯以來表現最強勁的股市,包括印尼、泰國等股市均已領先回到海嘯前高點,而最近第一季改由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接棒,正由於東協五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泰國和菲律賓,題材互補樣樣精彩,才能在不同時期發揮不同效果,正因為如此,讓東協整體表現常能維持平均之上、且常有令人意外的優異成績。

陳舍伶認為,東協區域擁有China(中國加一)、Commodity(原物料)、Currency(貨幣升值)、Consumption(消費)與Construction (建設投資)「5C商機」題材,2006年至2010年GDP成長一倍至1.6兆美元。隨基礎建設投資更趨積極,加上農業收入利於民間消費,出口方面又受惠於中國、印度的龐大需求,可望扭轉東協的投資地位,從邊陲新興市場邁向主流新興市場。

陳舍伶指出,由於東協今年與中國實行自由貿易區上路,統計前三季雙邊貿易總額成長43.7%,達2113億美元,正式取代日本成為中國第三大貿易夥伴。除中國外,東協也與日本、韓國、印度等國簽訂了自由貿易協定,帶動不少企業積極擴張區域投資,如銀行、地產、製造業等紛紛將觸角向外延伸,進一步奠定了東協經濟成長的基石。

再者,東協為棕櫚油、天然橡膠、燃煤、錫、天然氣等資源盛產國,為美元走弱、原物料多頭行情下受會直接,陳舍伶舉例,去年棕櫚油與橡膠價格上漲近四成,而東協佔全球棕櫚油與橡膠產量比重高達84%與72%,農村人口收入受惠原物料出口而大幅增長。

陳舍伶分析,東協地區擁有6億人口,預估可創造1兆美元消費市場,內需消費力道相當可觀。另外,東協目前都市化程度偏低,僅約50%左右,隨民間收入上升,包括印尼、泰國、菲律賓與馬來西亞都將積極投入建設,未來五年投資金額上看2880億美元。
 


附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