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11/1/6
主旨: 澳洲洪患 天然資源基金搶灘
內容:

工商時報【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澳洲昆士蘭省發生50年來最大水災,使得不少商品面臨缺料,尤其是礦業和作物出口的全球供需已受波及,其中煤礦價格就因此攀升至近2年新高。

澳洲是全球焦煤礦最大出口國,也是鐵礦砂主要出口國,法人評估短線原物料供給吃緊下價格可望攀高,資源、礦業基金看俏。

匯豐全球關鍵資源基金經理人蕭若梅表示,澳洲洪災短期已推升煤礦價格;長期來看,在成熟市場景氣觸底回升,加上新興市場產能利用率加溫支撐,原物料價格仍可能持續上漲。

摩根富林明投信商品市場產品經理劉念華表示,全球煤礦三大出口國為澳洲、南非、東協為主,在澳洲未來1個月出口都有問題的情況下,過去3個月除了澳洲以外的全球煤礦股漲幅達25%,具替代性的印尼煤礦股漲幅更逾五成。 劉念華分析,煤礦產出除作為煉鋼用途,也供應發電需求,尤其在中國與印度的龐大基礎建設需求帶動下,未來煤價仍具上漲條件。

摩根富林明環球天然資源基金經理人伊恩.亨德森(Ian Henderson)指出,受惠中國政策調整,資源需求將大幅提升。

2010年下半年中國加速轉型,不僅人民幣重啟匯改機制、也限制高耗能產業生產。

亨德森認為,短線中國可能降低部份商品進口,但長線中國商品終端消費並未消失,反而會隨中國內地資源生產成本提高,增加向外採購。

例如中國自2008年轉為煤礦進口國後,採購量就持續攀升,帶動MSCI礦業指數在QE1期間交出漲幅逾八成的亮眼成績。

由於長線需求確立,短線價格雖受天災等非經濟因素波動,建議投資人分批佈局跨產業的天然資源基金,才能全面掌握原物料輪動上漲趨勢。

澳洲水患除了讓天然資源、礦業基金受惠,也意外帶動中國和東協市場的投資利多。群益亞太中小基金經理人蘇士勛表示,澳洲水患影響澳洲礦、農、觀光三大產業,影響商品與行業分別為煤、銅、工業用金屬、小麥、觀光消費、航空、航運業等。

他表示,澳洲水災造成全球煤礦供需失衡,短期無法回復,所以對於同是亞洲、擁有地緣優勢的產煤國家中國、印尼,都是利多;農業部份同是小麥主要出口國的美國、歐洲、加拿大也是受惠國家。

比較特別的是,對於觀光運輸產業來說,中國、東協國家也可望受惠。
 


附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