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10/12/10
主旨: 量化寬鬆再度襲來 四位專家談影響
內容:

中央日報 更新日期:"2010/12/10 11:06"

 向松祚:警惕更大規模金融危機到來  第一,美國的量化寬鬆政策其實是美國在為自己贏得更多時間,為自己的產業重整贏得時間;第二,美國希望通過製造全球通脹和資產價格泡沫,引發下一輪金融危機。在這個過程中,美國會重複以前在拉美、日本和亞洲金融危機中所做的。之後很簡單的就是大規模收購,控制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金融業和其他行業。在其他國家和地區經濟付出代價的同時,美國經濟成功轉型。  中國大陸怎麼辦?現在對中國大陸來說確實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有研究指出,中國大陸最快會在2025年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這是美國制定整個亞洲戰略包括全球戰略非常重要的基礎。  第二輪量化寬鬆政策出臺後,中國大陸經濟的外部環境更加嚴峻。我們正要走出去,我們對外部資源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這種背景下如果匯率動盪、熱錢大規模衝擊、大宗商品價格暴漲都對中國大陸經濟增長是不利的。  所以我想提出一個概念就是“內外擴展戰略”,我們要把手中的美元資金大規模向海外投資,當然日本當年在日元升值過程中向海外走出去,表面上是吃虧了,但其實所做的投資最後都被證明是有利於日本產業的全球佈局的。另外,我們要抓住機會把中國大陸自身的國債市場做起來,這是一個關鍵。因為人民幣國際化沒有國債支撐是搞不起來的。首先,熱錢進來需要一個池子把它蓄住。第二,內部也需要債市這樣一個投資市場,讓內部的人民幣有一個流動的地方。  曹彤:構建國際貨幣體系新格局  美國想要平衡自己的經濟不能操之過急,一夜之間把儲蓄率從0提高到20%是不現實的。美國的傳統經濟模式應在已有的範圍內繼續發揮作用,消費仍然在經濟中充當主力軍。推動消費,消費信貸仍然是主要支撐點,應該儘快把美國的消費信貸市場恢復起來,房價穩定起來,金融杠杆恢復。從而為美國經濟轉型贏得時間,為美國逐漸增加出口、增加國內投資贏得時間。也就是說,美國經濟復蘇應該向內看,把自身工作做好,使得經濟在穩定中實現轉型,而不是犧牲他國利益來實現瞬間增長。  另外,美國享受了美元作為本位幣利益的同時,並不想也不願承擔本位幣的責任,貨幣發行絲毫不受約束,這顯然是當前整個貨幣體系的核心問題。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貨幣膨脹不受控制,那麼金融危機只會更頻繁、更快地到來。  構建一個新的全球多元的貨幣體系,回到多元本位幣,本位幣國家需要承擔更多的責任,多元本位幣應該反映全球經濟結構。同時,美國貨幣供給要控制,美元發行不僅是美國自身問題,更是全球問題,美國貨幣政策制定、增發貨幣不能由他自己說了算。  魏本華:美是否輸出通脹還需定量分析  美國量化寬鬆政策,完全是為了自身的利益,絕對不會考慮其他國家,就連歐洲、日本都不顧及,更不要說發展中國家。美國目前失業率接近10%,復蘇步伐很微弱。從美國角度來說,美國能夠取得一個大規模的復蘇對全球經濟也是一個貢獻,對中國也有好處,能拉動大陸的出口。未來8個月,美國每月都要投入750億美元,總數會推動全球通貨膨脹,美元大幅貶值,會引起美元資產價值的下跌,這個趨勢是存在的,但這個問題要量化,要在知道該政策對恢復美國經濟究竟有多大的正面影響的前提之下,再客觀分析其負面影響。  新發的6000億美元是投入實體經濟,還是支持龐大的軍費,或者是投入虛擬經濟,後兩者對美國的經濟肯定沒有什麼好處。6000億美元是否能通過傳導機制進入中國,是不是就會導致輸入型通貨膨脹,還應該做一些定量的分析。  陳雨露:根源在美享有三大超級貨幣權力  美國第二輪量化寬鬆政策的出臺,又一次說明全球金融危機的貨幣根源,仍然在美國所享有三大超級貨幣權力。第一個是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當中的過分壟斷權,包括貿易、投資、儲備等三大領域的美元地位;第二個是美元不受監控的儲備貨幣發行權;第三個是美國在國際貨幣決策領域當中的一票否決權。如果說全球經濟不平衡的話,首先是一種貨幣不平衡。另外,這次濫發貨幣政策打破了國際社會對美元還會依然走強這樣一種幻想。  對中國大陸來講,最重要的使命就是要完成中國大陸進步時代的使命。中國到2020年要成為一個創新型國家,所以,未來十年至關重要,我們要完成兩件事:第一是嚴防資產泡沫危機,第二是完成經濟增長和發展方式轉型。只要做到這兩點,中國大陸就不會亂,就一定能夠以時間換空間。  中國大陸是在信用正向累積上升階段,而美國是在信用透支越來越厲害的階段。在這個中間,作為最大的債務國,作為資源和大宗商品的價格控制國,這次的多發貨幣對美國一定是有好處,但是這種好處改變不了長期的趨勢。明確了這一點,中國的全球政策和策略也自然能夠明確,我們要力推亞洲自由貿易區,亞洲債券市場的合作。而歐洲對中國大陸來講最重要的結盟利益是要用儲備換技術,中國大陸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最缺的就是高鐵這樣的技術,同歐洲用儲備換技術是雙贏。現在德國、法國、英國都在陸續被突破,適合大國應用的這些技術一旦突破的話,一定能在中國整個技術創新中形成一個輻射效應,以意想不到的速度實現我們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技術創新的加速度發展。

 政策穩健比緊縮與寬鬆更難拿捏  如何把M2增長從去年和今年的過度增長,調整到合理的增長水平,既保證經濟平穩增長,又把流動性控制在合理程度,顯然比寬鬆或緊縮的貨幣政策的程度更難把握。實證研究顯示,寬鬆的貨幣政策推升通脹的影響一般要滯後兩到三年。如果從2009年開始計算,明年已是第三個年頭,通脹今年則已抬頭,穩健的貨幣政策無疑將面對更大的挑戰。  從實證的角度分析,寬鬆貨幣政策的尺度拿捏並不容易;緊縮貨幣政策的時點也很難把握。實施既不“緊縮”又不“寬鬆”的“穩健”貨幣政策,就是要在經濟增長和控制通脹之間尋求貨幣政策的平衡,那當然是更不容易。  寬鬆的貨幣政策的目標是刺激經濟增長改變通縮預期。2009年,在全球性金融、經濟危機的衝擊下,中國經濟大幅下滑,價格指數負增長,央行因此實施寬鬆貨幣政策的既定方針。在4萬億政府投資的引導下,銀行信貸大幅增長至9.6萬億,達到過去十年平均銀行信貸增長的3.5倍。貨幣供應量M2增長超過32%,而M2增長-GDP增長-通縮=22%,也就是說,貨幣供應量增長超過經濟正常運行所需貨幣需求22個百分點。結果,經濟實現了預期的V型反轉,全年GDP增長9.1%。  但是,9.1%的經濟增長與超過32%的M2增長,意味著經濟運行創造一元錢的價值,貨幣供應量增長了3.5元。危機時期貨幣的“過度”寬鬆,埋下了通脹的隱患。雖然應對危機寬鬆貨幣政策的取向是正確的,對經濟的迅速恢復功不可沒。但政策“寬鬆”程度的把握之不易,使擴張的貨幣政策處於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責難之間。  這次百年不遇的危機的最大始作俑者,就是美聯儲的“過寬”的貨幣政策的失誤。2000年,美聯儲為了推動IT泡沫破滅後經濟的恢復,大幅降低利率實施寬鬆貨幣政策。2001年底2002年初美國經濟恢復增長,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也宣佈走出危機,但因為就業率改善緩慢,通脹形勢不嚴重,美聯儲便將1%的低利率保持了近兩年之久,助推了巨大的房地產泡沫和金融泡沫,“成就”了這次全球經濟危機。實際上,現在世人已開始擔心伯南克先生“接二連三”的數量寬鬆貨幣政策,可能會製造新一輪危機。  緊縮的貨幣政策的目標是遏制經濟過熱與通貨膨脹,但若政策提前量不到位,也不能控制通脹。2007年和2008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分別增長14.2%和 11%,CPI分別達到4.8%和7.9%。14.2%的經濟增長,大大超過潛在增長水平4至4.5個百分點,通脹則超過了政府設置的4%的警戒線,經濟顯然已過熱,全面通脹態勢明顯。2007年貨幣政策緊縮,全年5次提升存款準備金率,6次上調利率,公開市場操作規模有幾萬億。據計算,2007年和 2008年上半年貨幣供應量M2增長-GDP增長-CPI增長的結果分別是-2.3%和-1.5%。貨幣供應量的增長低於經濟增長加上通脹水平,這說明,那個階段實施了真正的緊縮貨幣政策。  我們注意到,雖然在2007年的緊縮貨幣政策下貨幣供應量呈現負增長,但還是沒有遏制2008年上半年通貨膨脹態勢,CPI持續上升到7.9%,兩倍於政府設置的可承受通脹水平。這又表明,當經濟過熱,通脹上升時,才開始緊縮貨幣政策,貨幣政策對通脹可能已失去控制作用。正如美國任職時間最長的聯儲主席威廉‧馬丁先生說的那樣,以控制通脹為目標的中央銀行一定要在“盛宴之前撤掉酒杯”。緊縮的貨幣政策並非一定能控制通脹,成敗關鍵是準確地把握緊縮政策的提前量,否則就會“功虧一簣”。  穩健的貨幣政策就更不容易了。現在市場的共識是,中國經濟增長今年約在10%左右。筆者預期,明年中國經濟增長可能穩定在現階段潛在增長率9.5%左右的水平上。今明兩年的中國經濟可望呈平穩增長態勢,經濟並不處在偏熱或者過熱狀態,但是通脹上升的壓力在不斷增大。穩健貨幣政策的目標,就是要保證經濟平穩增長的同時把通脹控制在可承受的水平之下。  要保證明年經濟平穩增長的目標,首先,信貸餘額不能大幅下降。貨幣政策每年都有銀行新增貸款額度的目標。估計明年支持經濟平穩增長的投資增長可能在22%至23%水平上。而據筆者的匡算,信貸餘額增長完全可以支持超過信貸餘額增長7至8個百分點的投資增長。換句話收,如果明年信貸餘額增長14%至15%,完全可以支持22%至23%的投資增長,當然也可以支持9.5%左右的平穩的經濟增長。14% 至15%的信貸增長,相當於新增貸款額度增長6.5萬億至7萬億,據此可推論,相信明年新增貸款額度可能在6.5萬億至7萬億的水平上,不會大幅下降。  其次,保證滿足經濟平穩運行增長所需要的貨幣需求增長。如果明年經濟增長9.5%, CPI全年增長4%,那麼保證經濟增長水平的貨幣需求增長至少是9.5%;通脹水平上升4%,意味著通脹上升增加導致的貨幣需求至少增加4%,那確保經濟平穩增長貨幣供應量M2至少要增長13.5%以上。由此,筆者估計M2的增長可能在16%左右,略高於13.5%。  說到底,保證經濟平穩增長,就是要避免經濟大起大落。從這個意義上說,防止通脹惡化也是保證經濟平穩運行的一部分。當前,國內外流動性都非常充裕,防止通脹惡化最重要的思路,就是控制過剩的流動性。  央行需要通過提升存款準備金率來直接收回流動性,需要通過提升利率來提高資金成本,管理投資規模。如何把M2增長從去年的32%、今年 19%的過度增長,調整到合理的增長水平,既保證經濟平穩增長,又把流動性控制在合理程度,顯然比寬鬆或緊縮的貨幣政策的程度更難把握。實證研究顯示,寬鬆的貨幣政策推升通脹的影響一般要滯後兩到三年。如果從2009年開始計算,明年已是第三個年頭,通脹今年則已抬頭,穩健的貨幣政策無疑將面對更大的挑戰。

                     (大陸國研網專供,作者: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左曉蕾)


附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