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10/11/25
主旨: 貨幣擴張與緊縮的關鍵
內容:

中央日報 更新日期:"2010/11/25 10:55"

貨幣會導致危機,但沒有貨幣會更糟。人類已高度依賴貨幣。經濟社會越發達,貨幣及其流轉的金融市場越發重要。美國居民財富中來自金融性收入的比例,1980年為23.2%,1990年上升到35%,1999年再升至48.2%,進入新世紀後則達50%以上。即使經過這次危機,也沒能改變美國人的這一收入結構與偏好;“負債與擴大金融產品交易不僅是美國普通居民的實際經濟利益,也是美國獨特的時尚文化。”

 為此,人類一直在探索如何控制貨幣。但企求通過控制貨幣來減除週期性危機衝擊的努力,並沒有帶來多少令人振奮的效果。反而,控制越強,干預越多,貨幣越膨脹,圍繞貨幣流轉的所謂金融創新越是頻繁。

 其實,貨幣的真正騰躍,是以銀行的出現與發展為基礎的。貨幣的價值,是人們賦予的,並不在乎充當貨幣的物理體有沒有內在價值,甚至也不在乎有沒有物理體。貨幣真正的問題,在於信用和信任。當信任和信用簡單明瞭時,貨幣也是簡單的,當信用變得越來越模糊和脆弱時,才需要專門機構作為中介,貨幣也就催生了銀行業。然而,一旦經營貨幣的機構由起初的單純貨幣兌換過渡到票據貼現和存貸款業務時,貨幣的發行與波動,就再也不可能與銀行分離了。特別當“部分準備金體系”被啟用後,現代銀行創造貨幣的渠道也就誕生了。貨幣就像線越放越長的風箏,飄得越來越高越來越遠,高空的風流使得貨幣這只風箏越來越難把控,斷線脫離地面而隨風飄擺的風險也就越來越大。

 經濟系的學生都知道,貨幣已不再僅僅是流通中的手持現鈔了,更多是只存在於賬面上的存款,虛擬性符號。9月底,中國流通中的貨幣4.2萬億元,僅占廣義貨幣M2的6%,占狹義貨幣M1的17.2%。M1、M2都是銀行存款。82.8%至94%的貨幣,都是由商業銀行決定的,更不用說,一國央行已完全壟斷了該國基礎貨幣發行。

 至於作為貨幣價格的利率,完全取決於貨幣的多少。是貨幣的擴張或緊縮,決定了利率的高低;而非利率的調低調高,決定了貨幣的擴張或緊縮。日本從上世紀90年代起,就已將基準利率調降到近於零,但始終也沒有阻止日元升值。美國在這次重大危機後,同樣將聯邦基金利率調低到近於零,但仍無法解決其金融與經濟體系的流動性問題,還是一而再地通過美聯儲直接購買國債來擴張貨幣發行量。

 貨幣長時間過量發行,必然導致利率走低。儘管過多(相對於商品和服務的供給)發行的貨幣,必然帶來通脹,而為抑制通脹,中央銀行無一例外地會提高利率,但這只是人為的強制性定價。除非像20世紀80年代那位強硬的美聯儲主席沃爾克,將利率快速提升到兩位數的足夠高度,否則,調升利率並非對付通脹的有力手段。因為,利率並不是決定貨幣擴張或緊縮的關鍵。過多的貨幣量,並不因為利率的調升而“迷失”。

 為何如此?就是因為當今貨幣已成沒有任何內在價值的法定紙幣,其市價高低,只能取決於供求。而貨幣供求,特別是貨幣供給,主導權不在市場,而在中央銀行的法定權力行使。儘管這一法定權力裡,包括調整基準利率,但這並不是貨幣的真正水龍頭。重中之重的,只能是法定存款準備金比率的調整!

 法定存款準備金比率是“部分準備金體系”的總閥門。而正是“部分準備金體系”的引入,才有了現代商業銀行,也才開啟了貨幣真正虛擬化的騰躍之路。所以,入門教科書才把法定存款準備金比率界定為最具威力的貨幣政策工具,它決定了貨幣乘數的大小。

 可見,現代貨幣的如此虛擬性質,其量的多少,只能是由中央銀行與商業銀行構成的銀行體系所共同決定。貨幣是為商品與服務流轉服務的,由貨幣過多或過少引起的通脹或通縮,問題並不出在由商品和服務流轉決定的貨幣需求方,只能來自銀行體系承擔的貨幣供給方。當然,股票與房地產等資產市場的膨脹,使這一問題複雜化了,但並未改變問題的實質。

 無論抑制通脹還是通縮,以利率為核心的價格工具,並不是最有效的。央行10月20日調高了利率後,最具市場化的銀行間拆借利率與債券回購利率,並沒有隨之上升,仍在低位徘徊。這說明,調升利率並不能解決貨幣量過多的問題。而短期流動性狀況(過多或過少),恰恰是決定通脹水平及其預期的根本力量。貨幣政策若無助於有效調整短期流動性,也就無助於有效抑制通脹,哪怕是人們的預期。

 如果將通脹或通縮歸於貨幣現象,那麼,解決之道只能從貨幣發行與創造的源頭上想辦法。既然源頭是“部分準備金體系”和銀行,那首先想到並被重點運用的政策工具,就是調整銀行的法定存款準備金比率,而不是利率。至於法定存款準備金比率水平,到底有沒有一個界限,則視貨幣過多或過少的量而定。只要是貨幣擴張或緊縮的需要,這一比率在0和1之間,可以相應選擇。

 對於通縮抑或通脹,還應從現代貨幣的源頭考慮政策,以尋求貨幣擴張或緊縮的關鍵點為原則,才可在避免將問題複雜化的同時,手到病除。

                  (大陸國研網專供,作者:中央財經大學教授 袁東)


附檔: